“自律的我”核心功能有两个:一是短时间、高频率的专注力打卡,二是周期更长,每天早上的早起打卡。专注力要求用户设定一个25分钟的目标,在25分钟之内不能退出小程序,而是要做专心的完成目标。早起打卡则要求用户在早上5:30-8:30早起打卡。

为什么会先选择这两个来做呢?

专注力和早起打卡两个功能一短一长,互相结合,分别从易上手和长期性两个方面给予用户使用产品的理由。个人认为专注力每次只要25分钟,对于用户来说时间短,可以马上开始,快速得到反馈结果,有助于让用户快速上手。而早起打卡是自律环节最常见的流程,使用早起打卡给了用户每天使用小程序的理由。如果只有单独的早起打卡,用户在进入小程序的时候,就可能面临要到次日早上才可以体验使用的现象。而如果只有专注力,用户可能会体验完新鲜度之后,由于缺乏长期使用必要性而浅尝辄止。

首次打开“自律的我”,用户需要选择性别和虚拟形象。这个虚拟形象起初只有最简单的装饰,随着用户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这个虚拟形象也越来越丰富。“自律的我”生成了虚拟形象和用户一起自律,可以理解为用户在小程序里的自我形象投射。

整个界面很干净,简单,这点很对我胃口。虚拟形象居中,下方两个按钮“我要专注”和“早起打卡”。用户完成专注或早起之后,获得不同的勋章,虚拟形象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果坚持7天,系统会给用户生成一个7日自律清单。早起还有排行榜,排行榜和勋章体系在强化用户的竞争心态,通过排名和给用户派发勋章,来让用户更加努力的打卡

产品的传播机制在于用户完成一项自律任务之后的生成海报分享和找好友PK。

海报分享让用户可以晒自己,塑造自律的形象,而这一积极正面的内容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也不会让用户觉得厌烦,相反会让更多的用户想去尝试和了解

找好友PK则希望通过微信的关系链,去撬动更多用户。不过当前版本体验下来,这一块感觉做的还是比较简单,只是简单发出邀请,好友点击分享卡片进入小程序却并没进入发起者的页面,没有看见发起者专注了多久或是什么时候早起,给人感觉这个链路不完整,略微有些莫名。

而如果要充分挖掘微信关系链,则还有更多事情可以进一步挖掘。已经有好友PK这一功能了,可以接着完善好友监督功能和打卡契约。

好友监督是指好友可以看见彼此立下的flag,彼此每天完成度如何都可以看见,互相炫耀互相竞争。(小程序机制让用户只能在7天内收消息,可以借助好友监督功能引导用户关注服务号,通过服务号来推送消息)这一功能利用了熟人和小团体圈子,好友之间更容易引发竞争和对比心态,好友的成就刺激感更强。

而打卡契约则是在当前的打卡行为上增加一层奖惩机制(可以是官方和用户之间,也可以是好友之间自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体验过类似“坚持XX天打卡,返还XX元”的活动,有了这层奖惩机制,可以刺激用户害怕损失的心理,为用户设定一个目标,刺激用户不断地去打卡。

类似“自律的我”这样产品其实很多,基本流程和功能大同小异。要想脱颖而出,我觉得核心是团队如何利用好微信的关系链。不只是好友关系,也包括社群关系,班级关系,就是挖掘更多潜在场景,不要让用户孤独地自律,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玩法。